为充分发挥集团内资源配套与互补优势,增强公司产品盈利能力,在潍柴本埠相关领导大力支持下,公司凸轮轴生产线于2013年9月投入运营。一年后的今天,让我们再次走近凸轮轴车间。
初进车间,生产线与诺大的空间相比,虽显得有些空旷,但设备和工件的排放秩序井然,各个工位紧张有序。显然,在氛围上已经与成立之初迥然不同。
虽然离规定的上班时间还有5分钟,可是大部分工位已经在开始工作。与员工交谈中了解到:凸轮轴日产量已经从最初的20多支,提升到140多支,预定的日产目标已经在今年6、7月份达标,实现了较大跨度发展。质量控制方面,车间工艺员介绍,“三自一控”的有效落实,使员工质量意识显著提高。
在与车间员工和车间主任的交谈中,了解到车间工作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:
1、重在落实。
再好的制度也要靠执行力,从现场管理到工艺制度的执行,车间管理强调“落实”二字,制度是最低的红线。
2、只要数量不要质量的员工不是好员工。
从质量制度的制定、到考核办法的实施,车间管理始终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。如在每月的质量、生产标兵评比中,质量和数量考核权重分别是0.6/0.4,质量目标和数量目标必须做到双重达标。对工序NG产品的处理,实行不同考核标准,在下道工序发现的NG产品,不仅上道工序操作者、而且班组长要负连带责任;出现批量问题,质检员和车间领导要承担责任;同样的质量问题第二次出现和初次出现的处罚力度不同,等等。这种自我约束、相互牵制的考核方式,使操作者、班组长、检查员形成了关注质量的潜意识。
3、管理目视化、奖惩透明化。
从管理制度到考核标准,从员工奖励到违章处罚,全部通过车间看板展示,形成一种透明化、目视化管理。使员工举目驻足间可以感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,又可以随时接受员工相互监督。
4、注重班会的实效性。
王主任说,我们的班会,就是解决实际问题。在9月1日的班会上,把安全和设备维护作为本次班会解决的重点。会后即对机床砂轮的安全进行检查,从裂纹隐患到进刀量的大小逐一检查,对检查结果考核公布,做到有布置、有检查、有落实 。
5、从“人人有责到责任到人”形成一种车间文化小气候。
质量和产量是保证员工收入的关键,而设备的正常运转是质量和产量的保障。车间都是十几年的老旧设备,运行之处,故障率频繁。无论哪个工序出现故障,都会影响到车间整体。因此,车间从设备保养制度开始,实行强制和自愿相结合原则:例保、周保由当班员工强制完成,月度保养由双班操作者共同执行。通过对设备的共同维护保养,也促进了员工在设备维修方面自觉学习、主动提升技能的积极性。
当下,车间员工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,只有向用户提供100%的满意产品,我们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希望,而这个希望的主宰者就是自己。
对比车间一年来发生的变化,“执行”文化促进了员工质量、责任意识的转变, 形成产能和员工收入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。现在,凸轮轴车间这块“试验田”,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,在车间员工的精心耕耘下,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,也必将促进公司盈利空间的不断提升。